• 1、15省份取消"三本",北京明年也将取消
  • ● 在改革录取批次上,许多省份均率先从合并本科第二和第三批次实施起, 截至2016年,已有15个省份取消“三本”。
    ● 从2011年起,山西、山东和福建便将二三批次合并。
    ● 此后,2015年起,四川、广西、浙江、天津将二三批次合并。
    ● 今年,河北、江西、湖北、辽宁、重庆、贵州等省份都将二三批次合并招生,广东则合并二本AB批次。同样也是今年,上海则“更进一步”,将一本、二本合并为一批录取,如今只保留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 明年起,河南和北京也将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此外,海南和山东明年起也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 2、2017年全国大部分城市高考试卷将统一
  • 上海、河北、江西等地规定现阶段只能参加一次考试;浙江、广东等地规定可以考两次。
  • 3、“3+3”高考模式
  • “广东版”高考改革方案确定,统一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同时由考生根据报 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 4、五类依然具备高考加分资格的考生是:
  • ① 烈士子女
    ② 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③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④ 自主退役士兵
    ⑤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 5、“走班制”教学
  • 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 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该模式打破了以往班级管理的教学模式,更加充分地照应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与特长。
各省市区高考改革要点及时间表:取消三本成趋势
整体趋势 15省份取消"三本" 详情点击
2017年全国大部分城市高考试卷将统一
“3+3”高考模式
五类考生依然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走班制”教学
地区 启动时间 执行时间 改革要点 试卷版本 考试科目 录取批次
天津 2017年   1.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实行“3+3”;
2.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3.英语一年两考,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4.2017年起高职院校在天津实行春季招生。
自主命题 考试科目实行“3+3”;英语一年两考,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合并二三本
湖北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起,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
2.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3.总分值750分;
4.从2016年起,文理类本科录取批次由3个批次调整为2个批次,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录取。
2016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021年起,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 从2016年起,文理类本科录取批次由3个批次调整为2个批次,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录取。
山东 2017年 2020年 1.实行"3+3"模式,2020年只统考语数外;
2.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
3.2017年起不再分一本二本。
2015年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2016年语文和数学使用全国卷,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020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未来"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录取。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
广东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3、外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次考试;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5、2016年,广东高考全部科目采用全国卷;
6、2016年,广东二本A线B线将合并。
2016年,广东高考全部科目采用全国卷; 5年后高考时只需考语数外 取消三本,合并二本AB批次
四川 2018年   1.从2016年起,分步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并恢复外语听力考试;
2.从2021年开始,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语数外,外语考两次择优计成绩;
3.2018年入学新生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考;
4.高职院校2021年起实行春季招生;
5.从2015年起,本科第二批次和本科第三批次合并录取。
从2016年起,分步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并恢复外语听力考试。 从2021年开始,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语数外,外语考两次择优计成绩。 合并二三本
安徽 2018年 2021年 1、文理不分科;
2、统考语数外,选考科目为"6选3"或"7选3"。
2016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统考语数外,选考科目为"6选3"或"7选3"。  
河南 2018年 2020年   全国卷 I卷 实行“3+3”模式, 增加英语听力 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合并二三本
河北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
3、外语考两次;
4、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以后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5、高校招生"两依据,一参考";
6、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实行新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7、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全国卷 I卷 高考科目实行"3+3";外语考两次。 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以后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江苏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高考“3+3”模式,文理不分科;
2、统考科目语数外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6选2"调整为"6选3";
3、英语将实行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笔试两考还在探索;
4、分值比480分高,接近700分;
5、"小高考"13个科目均可考两次;
6、2016年起,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自主命题 2021年高考“3+3”模式,文理不分科;统考科目语数外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6选2"调整为"6选3";英语将实行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笔试两考还在探索;  
陕西 2019年 2022年 1.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实行“6选3”;
2.取消文理分科;
3.英语一年两考。
2016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实行“6选3”;英语一年两考。  
湖南 2017年 2020年 1、2016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科;
3、实行"3+3"的考试模式;
4、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5、逐步试点取消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6、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
2016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实行"3+3"的考试模式;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5、逐步试点取消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内蒙古 2018年 2021年   全国卷 II卷    
甘肃 2019年 2022年 1.实行"3+3"模式;
2.不分文理,外语一年两考。
全国卷 II卷 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18年在各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并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浙江 2014年 2017年 1、必考科目语数外3门,每门满分150分;
2、选考科目实行"7选3"模式,每门满分100分,每科最多考2次;
3、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4、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5、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6、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自主命题 选考科目实行"7选3"模式,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重庆 2018年 2021年 1.不分文理科,外语一年两考;
2.推行“3+3”模式,3门选考科目中,“6选3”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3.从2016年开始,合并本科二、三本和专科一、二段两个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4.招生录取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制度;
5.从2017年开始,统筹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分类考试招生方式。
2016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外语一年两考;推行“3+3”模式,3门选考科目中,“6选3”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从2016年开始,合并本科二、三本和专科一、二段两个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江西 2017年 2020年 1、不分文理科;
2、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
3、外语考试分为笔试和听力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
4、高考总分满分75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
5、2016年起建立江西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6、2016年起合并二三本,2018年起合并艺术二三本科批,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
全国卷 I卷 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外语考试分为笔试和听力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 2016年起合并二三本,2018年起合并艺术二三本科批,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
山西 2018年 2021年 1、2015年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2016年语文和数学使用全国卷,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2020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3、未来"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录取。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全国卷 I卷 外语一年两考;高考实行“3+3”模式。 合并二三本
黑龙江 2018年   1.2018年秋季新学期启动,2021年进行首次新高考;
2.考试科目实行“3+3”,满分750分;
3.高中实行综合素质评价。
全国卷 II卷 考试科目实行“3+3”。  
辽宁 2018年   1.2016年起三本合并到二本录取;
2.2018年秋季入学高一新生文理不分科;
3.考试科目实行“3+3”,满分750分;
4.外语一年两考。
全国卷 II卷   从2016年起,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设置,统一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
福建 2018年 2021年 1.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实行“6选3”;
2.取消文理分科;
3.英语一年两考;
4.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5.实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分类招考。
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英语一年两考。 实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分类招考。
北京 2017年 2020年 1、从2017年秋季入学高一起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
3、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
4、自2018年起,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
5、2020年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实行"3+3",探索"两依据、一参考"。
自主命题 2020年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实行"3+3",探索"两依据、一参考";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 合并二三本
吉林 2018年   1.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取消文理分科;
2.选考科目实行“6选3”,高考成绩满分750分;
3.从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在保持现行录取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一档多投。
全国卷 II卷 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选考科目实行“6选3”。 从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在保持现行录取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一档多投。
贵州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贵州高考实行“3+3”模式;
2.2016年将三本院校并入二本;
3.2018年起,高一年级将不再分文理科。
全国卷 II卷 高考实行“3+3”模式。 合并二三本
广西 2019年 2022年 1、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
3、外语科目(含听力)同年有两次考试机会;
4、选考科目从政史地理化生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科目之中任选择3科。选考科目安排在高三进行,每届学生只安排一次考试,每科满分100分。
5、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6、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7、高职招生逐步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全国卷 II卷 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外语科目(含听力)同年有两次考试机会;选考科目从政史地理化生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科目之中任选择3科。 合并二三本
云南 2019年 2022年   全国卷 II卷    
新疆       全国卷 II卷    
上海 2014年 2017年 1、不分文理;
2、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设置13门科目;
3、2017年起,上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
4、外语一年考两次,6月一次,1月一次。含笔试和听说测试,每人最多考两次,最好成绩计入总分;
5、高考成绩由语数外3门成绩和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6、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并按照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7、报考专科高职志愿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专科高职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自主命题 2017年起,上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外语一年考两次。 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并按照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宁夏 2019年 2022年 1、2017年建立高中考试招生综合素质档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
2、2018年启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3、2019年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4、取消文理分科,选考科目"6选3",高考总分750分,语数外语每科150分,自选每门100分;
5、外语考试一年两考。
全国卷 II卷 选考科目"6选3";外语考试一年两考。  
青海 2019年 2022年 1、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
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
4、2018年在各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并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全国卷 II卷    
海南 2017年 2020年 1、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
2、2020年高考科目实行"3+3",选考实行"6选3";
3、总成绩按标准分呈现,语数外每科原始满分150分,转换成标准分,自选3科每门满分100分;
4、从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海取批次仅设本科批和专科批,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语数外使用全国2卷,其它自主命题。 2020年高考科目实行"3+3",选考实行"6选3"。 从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海取批次仅设本科批和专科批,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西藏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
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高考总分66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70分;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5、从2017年起,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全国卷 II卷 2021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 一些个人或团体,尤其是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抓住家长不了解国家政策又非常关心高考改革的心理,歪曲政策、编造谣言,给家长和学生甚至一些高中教师造成了困扰。

  • 1
  • 有人谣传,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 辟谣:根据三年早知道原则,2016年高考,全国(包括浙江、上海)都还是实行目前的考试方式,科目、分值不变。唯一变化的是将有25个省份使用全国Ⅰ、Ⅱ卷,不再分省命题。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地仍将使用当地命制的试卷。
  • 2
  • 有人谣传,2017年英语分降,语文分增,2016年,高考文史类、理工类总分均为750分。语文(文理同卷)180分,数学(文)150分,数学(理)150分,文科综合320分,理科综合320分。英语文理同卷,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英语满分100分。 辟谣:根据三年早知道原则,2017年高考,全国(除浙江、上海外)都还是实行目前的考试方式,科目、分值不变。“英语文理同卷”这个谣言最荒唐,因为英语从来就没有分过文、理卷!即使是浙江、上海的改革方案,也没有降低英语科目的分值,仍是150分!
  • 3
  • 有人谣传,新方案要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 辟谣:迄今为止,任何方案都没有提出要“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英语科目分值也没有变化。至于社会化考试,各省都明确,高考命题和考试组织方式目前不会变化。浙江方案明确规定,两次英语考试是指学业水平测试和与语文、数学一起举行的高考,且考生只能考两次。
  • 4
  • 有人谣传,英语学科虽然不参加统一高考,但是将采取等级录取,假如你总分考了500分,其中英语90分,按照高考老的制度,你依然可以报一本。但是这样改革后,如果你英语90分,只达到F,那么你选择的院校可能只是三本了! 辟谣:英语成绩不会采用等级赋分,高校招生也不会仅仅依据英语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一名考生。这样突出英语的地位,一看就是英语辅导机构故意编造的谣言!
  • 5
  • 有人谣传,除语数英外,其余学科都分等级考和会考。会考分合格与不合格,等级考按满分60分制。两者择其一考试。最多可选6个学科参加等级考。最终选3科等级考成绩(满分180分)计入高考。 辟谣:以浙江方案为例,该省明确规定,选考科目每科满分100分,选3科计入高考成绩,总分仍是750分!学业水平测试的所有科目,考生都必须参加,这个没有选择权。但可以选择3科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 6
  • 有人谣传,文理不分科会导致试卷难度上升,对善于文科的学生不利,善于理科的同学扩大了竞争优势。 辟谣:文理不分科会导致试卷难度上升?完全是臆测!高考命题是非常科学严肃的,难度不是说变就变。唯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今后数学不分文理卷,一些题目可能对数学底子较弱的同学,是个挑战。
  • 7
  • 有人谣传,三科等级考的存在,使得每门学科都要均衡发展。 辟谣:这谣言编的太离谱!都说选3科计入高考成绩了,你还均衡发展?!
  • 8
  • 有人谣传,应高中知识抢先学习,避免学习落差。新高一开学后,就将面临“分班考”,分班考将是抢占高中优秀师资的一个机会。很多学校都会拿高一期中试卷作为考卷。这就要求你,各门学科在暑期达到高一期中水平。 辟谣: “分班考”是神马东东?它和高考有半毛钱关系吗?还“各门学科在暑期达到高一期中水平”,这分明是培训机构的暑期招生广告嘛!
  • 9
  • 有人谣传,要极其重视英语,从现在开始抓起,力争在高一参加英语社会化考试,就考最高分,减轻日后的学习负担。想取得英语社会化考试的最高分,需要在初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力争在初中三年夯实英语的基础,一举决胜中考进名校,摘取英语高考最高分,两全其美! 辟谣:想着在高一就参加英语考试,毕其功于一役,完全是天真的想法。因为仅就浙江方案来看,根本不允许高一学生参加英语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大家还是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学习吧!
  • 1
  • 语数外很强势,物理化学等科目“失宠啦”? 政策要求: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科目,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疑问:从浙江和上海出台的试点方案看,学业考试成绩在高考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这是否会导致像物理化学等这样一些科目的弱化,并进而导致人才素质结构发生变化?
    钟秉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在高考中的比例,我不认为有所下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全国的情况还是地方的情况,语文、数学和外语每门是150分,整个加在一起是450分,文综和理综大概是300分,除一下也就是六七十分。浙江的方案是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上海是70分,乘以3以后,并不低于现在的比例。而且我觉得这样不会造成人才的素质结构变化,我们现在正在承担教育部的重大攻关课题,对高考试点进行跟踪和评价,通过跟踪,我们靠数据说话,如果这个导向导得好,可以全科覆盖,如果真的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因为是试点,还可以调整。
    王丽萍(上海晋元中学校长):其实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我最近看到媒体报道的大学推出的专业对于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要求,物理跟化学基本上囊括了70%-80%的专业,所以物理化学学科不会被弱化。过去有的教材偏深,实际上没有必要在中学就学得这么深,让真正有能力、有兴趣的人进入大学再进一步学习好了。
  • 2
  • 未来的高考分差会不会太小,能力高与能力低的学生傻傻分不清? 政策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
    疑问: 这样会导致高考分数的区分度变小,考生分数的差距拉不开吗?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分数的区分度变小,这样的情况未来是有可能出现的,但是我觉得总体是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尤其有利于成绩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可能不利于少数有特殊才华的学生,这就需要其他途径作为补充,比如说自主招生,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会更加凸显。我们不能指望通过一个途径把各种优秀人才都选拔出来。
  • 3
  • 学业水平考试可以多次考,学生的负担会不会更重啦? 政策要求: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各省(区、市)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
    疑问:学业水平考试会加重学生考试负担吗?因为很多学生为了取得最好成绩,会去考两次。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教育部有关学业水平考试的配套文件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同一科目可以让学生考两次,那么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能会多考一次,力争更好的成绩,这个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学业水平考试的政策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才是更重要的,即使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某些负面效应,只要能达到主要目的,就值得采纳。
    张志勇(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学业水平考试给了学生更多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会觉得是负担。
  • 4
  • 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按照等第呈现,对孩子真的公平吗? 政策要求: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省(区、市)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
    疑问: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按照等第来呈现,是否科学和公平,A和B有可能就一两分之差。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学生确实可能因为一两分之差而被划为不同等第,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不会是这样。高考录取也是一样的,可能一分之差,有的人被录取了,有的人落榜了,你能说这两个学生素质、水平有很大的差别吗?没有绝对的公平,高考改革应该考虑周全,但是也不能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老是那样,改革就没法推进了。
  • 5
  • 走班制是高考改革后的趋势吗? 政策要求:考生总成绩除了包括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还包括学生自选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相关意见规定,要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
    疑问: 这将对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形态产生重要影响,选课走班成为发展趋势,但也面临很多难题。它将带来哪些方面的挑战?
    王丽萍(上海晋元中学校长):按照上海市教委的统计,“3+3”大约会产生20种组合。个性化课程、个性化教学是将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学校采取网上走班的形式,通过实体课堂和网上虚拟课堂混合学习互补的形式,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套餐课程,逐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我们今年会根据上海市的改革要求,实现网上走班常态化。
    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我感觉这对于学校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单纯靠学校来应对有很大困难。当然学校也不能消极等待,有一些学校通过改造教室,使空间变得多样化,包括对教师进行重新筛查,研究到底怎么应对今天的学生需求,等等。不是说全部条件都具备了我们才能进行改革。等全部条件配备好了,我们可能错过时机了。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课走班的方式,对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利,应该尽力推广。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推广起来可能相对容易一些,可以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可能受到较大的制约,那么可以更多地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来弥补师资的不足。国家在教育投入上,也要相应作出考虑和安排。
  • 6
  • 综合素质评价,我们真的能够相信你? 政策要求:高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疑问: 综合素质评价,能保证其真实性和可比性吗?
    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当前,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如果由高中学校自己去确定,自己评自己的学生,同时各个学校之间又存在竞争,我觉得这个机制本身就有问题。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待社会诚信体系慢慢建立起来后,把评判学生综合素质的权力交给高校,高校拿到高中提供的学生材料,从哪些维度,怎么筛选,我相信他们有了权力之后,一定会下决心来加强研究,找到更好方式,我们应该相信高校的智慧。我很惊讶,国外学校在招我们高中学生的时候,怎么那么精准,通过我们提供的材料就能发现好的学生。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综合素质评价怎么保证可信度,可比性?我觉得,首先要建立一套制度,对于要记录的内容、记录人、记录的程序,要有一个基本规范,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大家都按照这个规范和标准来记录,才有可比性。其次,今后可能要建立电子文档,并且明确由哪一级部门来管理,记录的内容不准改动。
    钟秉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中学和大学要协作起来进行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第一是可信,第二要可比较。中学解决如何可信、如何可比,大学解决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进行评价,另外解决怎么样作为重要的参考,这个,大学要下功夫进行研究。
  • 7
  • 扩大高校自主权,对学生来说有些啥意义? 政策要求: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的成绩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疑问: 扩大高校自主权是社会热议的话题,它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有什么用?
    张志勇(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考试改革很重要,但考试改革最终是为招生改革服务的,新高考方案在考试的多样化、选择性方面有很大突破,为高校招生改革提供了基础。这次改革是否能符合老百姓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招生改革。高校第一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学科特色等来制定选才标准,高中的选择性也好、多样化也好,是根据高校的录取标准、学科选择的标准来进行调整的。高校招生改革将对高中的课程、教学及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促进高校与中学人才培养体系衔接,可以说意义非常重大。
  • 8
  • 中小学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高校如何用? 政策要求:高等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
    疑问: 高校如何使用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才能公平与科学呢?
    钟秉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综合素质评价过去确实区分度比较低,不可比。现在既然明确提出来要把它作为一种参考,我想高校还是应该加强这方面研究,应该发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专家学者作用。如果高中学校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是可信的、可比较的,我相信我们的专家肯定能找到可操作的、合理的、便捷的评价方法。怎么在高招较短的时间内作出科学的评价,这是大学的责任,高中负责提供就行了。
    张志勇(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山东省2008年曾经试点过,我们希望回到院系招生委员会。实际上,将来各个高校的招生委员会重要职能是制度的监督,招生的主体应该回到院系,各学科、各专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这些学科的教授才是最清楚的。包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哪三科纳入高考,综合素质评价怎么使用,不应该也无法让学校招生委员会来制定,这些都应该交给各院系招生委员会的专家。
  • 9
  • 农村孩子上好大学,会不会更难了? 政策要求: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
    疑问: 不过,新高考方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提出,这会不会不让农村学生没有优势?
    张志勇(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将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有助于转变“唯分数论”、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促进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关于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并不是说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也不是说具体打出多少分数,而是学校在学生档案中如实记录,高校在录取时作为参考依据。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新高考改革方案是否会出现让农村学生更加边缘化的后果,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与这一改革配套的措施:如果只改革高考科目,不去推进农村学校师资、课程建设,那么后果是可以预见的;而如果以推进高考改革为抓手,针对农村师资、课程薄弱的问题,增加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课程质量,那么,改革起到的是促进农村学校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作用。这就要看地方政府、学校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改革。
  • 10
  • 自主招生如何保证公平? 政策要求: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疑问:自主招生无疑是高考改革的重要环节,如何保证公平呢?
    刘新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我认为取消那些所谓的自主招生联盟是好的,原来高校之间进行自主招生结盟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源垄断,把自主招生考试变成了一个‘小高考’。对于学生而言,在选择报考专业和学校的时候,自主选择性太小,非常多的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特点去选择大学和专业。而自主招生在自荐以及考试形式上更趋向于选择有兴趣特长以及有独特想法的“偏才怪才”,如何将自主招生深入做好,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值得反思。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自主招生的健全制度体系一定要包括专业的健全的独立第三方监督体系。标印着“绝密”字样的试卷由警方护卫考点、监控录像、全封闭阅卷,这些都还只是技术层面的措施。必须形成整个招生过程的系统环路,在理论构架和制度体系建设上不落后,并转换成一套系统可操作、可监督、可重复的专业规则,才能防堵从各个路径钻进来的“老鼠”,保障自主招生是一场公平的竞争。
  • 谨记:面对高考改革,考生要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跟随学校的复习节奏就可以了。切勿听风即是雨,搞错了高考改革政策的地点和时间以及改革的真正含义。